找到相关内容2915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弘化社最新结缘《护生画集》、《印光法师文钞入门读本》

        《文钞·复某某居士书》 选编说明   印光法师以“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”为基本教义,以文字般若阐述佛言祖语,结集为《增广文钞》、《文钞续编》和《文钞编》共十,近一百三十万字,世皆略称《文钞》。《文钞》为佛法之小藏经,...

    佚名

    |结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6/10424525601.html
  • 诸法实相研究

    不净,乃至非我非无我;复舍如上诸观,达于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,此乃究竟之诸法实相。  中论观法品、大智度论十五、思惟略要法等,亦以远离不生、不灭、不断、不常等诸戏论,心行处灭,即诸法实相。论...坐禅三昧经卷下、大日经疏一、大乘大义章中、注维摩经卷二、法华义记二、四念处论玄义、宗镜录四十]  取相,谓取执于生死、涅槃、二边之相。故不知空法而妄取诸法相之惑,称为取相惑。取...

    王文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851414.html
  •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十八

    而是想离尘脱俗才进人佛门”。他的叔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,便不再勉强他了。不久,他的母亲亦去世了,他办完丧事之后,就又回到寺中。二十岁时,他受具足戒。梁《高僧传》说他“志行明敏,仪轨整肃,常慨经律舛缺...少数人中一位杰出的代表。    注释:  ①粱《高僧传》。  ②辛寺,《出三藏记集》十五作新寺。  ③法显逝世的年龄,《出三藏记集》十五作“八十有二”。 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452329.html
  • 关于中国比丘尼二部僧受戒的问题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

    之有二部僧受戒,据史书记载,是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的。  据梁慧皎《高僧传》说:南朝刘宋时代,有狮子国(今斯里兰卡)比丘尼八人来到中国。当时中国亦有比丘尼。狮子国比丘尼认为中国比丘尼受戒有问题。她们...过)去六年,有狮子国八尼至京(今南京),云宋地先未经有尼,哪得二众(二部僧)受戒?恐戒品不全”(梁《高僧传》)。当时求那跋摩答复说:“戒本在大僧众(男僧)发……无妨得戒”。这意思就是说戒本来是从男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952342.html
  • 东魏和北齐的佛教概况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九

    539—542)译出《摩诃迦叶经》等三部七。  东魏武定八年(550),高洋灭东魏,自立为齐帝,是为齐文宣帝。北齐(高齐)政权经历28年(550—577),先后六主,都信佛教。唐法琳《辩正论》说齐文宣帝(高洋)天保初年(550)“请稠禅师④受菩萨戒。”他戒酒、断肉、放生,并命天下断杀。他又修塔建寺,度僧尼八千余人,“十年之中,佛法大盛”(《辩正论》)。齐建皇元年(560),齐孝昭帝(高演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0252351.html
  • 试析法显的信仰

    决心亲赴天竺,求取完整戒律。《高僧传》中这样记述这一历史:“常慨经律舛阙,誓志寻求。”[⑤]《高僧法显传》一则是这样记载的:“法显昔在长安,慨律藏残缺,于是遂以弘始二年,岁在己亥,与慧景、道整、慧...得一部律,是摩诃僧祇。”“摩诃僧者,言大众也。沙门释法显游西域于摩竭提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,写得胡本,赍还京都。”[⑦]回国后,法显就急着要展开戒律的翻译和弘扬,据《高僧传》记载,法显要南下...

    谢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5054629.html
  • 谢锐在法显学术座谈会上描绘法显的信仰世界

    高僧传》中这样记述这一历史:“常慨经律舛阙,誓志寻求。”[⑤]《高僧法显传》一则是这样记载的:“法显昔在长安,慨律藏残缺,于是遂以弘始二年,岁在己亥,与慧景、道整、慧应、慧嵬等同契,至天竺寻求...摩诃僧者,言大众也。沙门释法显游西域于摩竭提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,写得胡本,赍还京都。”[⑦]回国后,法显就急着要展开戒律的翻译和弘扬,据《高僧传》记载,法显要南下翻译时,“青州刺史请留过冬。...

    续瑞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091960.html
  • 印光大师的天台思想

    每喜谈宗而发》(苏州灵岩山寺版)  [7] 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??序》第1页(苏州灵岩山寺版)  [8] 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?二?论》第9~12页(苏州灵岩山寺版)  [9] 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??序》第9~10页(苏州灵岩山寺版)  [10] 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??序》第18页《法华入疏序》(苏州灵岩山寺版)  [11] 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??序》第18页《法华入疏序》(苏州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5960051.html
  • “根”在佛教中的意义

    由声闻(下根)至缘觉(中根),再往上至菩萨(上根)者。[俱舍论、大乘义章四](参阅‘无漏根’、‘五根’,据《 佛学大词典 》)   附:【无漏根】《 佛学大词典 》梵语tri^n!y ...~a^ta^vi^ndriya ),又作知已根、无知根。乃具有洞知四谛理之无学位,以其已断诸烦恼,一切所作具办,故其九根称为具知根。又此位已得尽智、无生智,唯无学果之人有此智。[俱舍论、瑜伽师地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1864913.html
  • 文道并焕 儒释兼综——论陶望龄的学术与文学

    因与宏道的过从而变化。他曾说:“袁中郎以禅废诗,复以律废禅,仆二事皆不及,而亦效之。于诗甘取近代,于禅甘居小乘。”(《歇庵集》十六《与新安某君》)可见陶望龄与袁之相得相宜。 陶望龄被誉称为“词苑...蒙鄙获以乡曲事先生(周海门),受教最久。”(《海门文集序》,《歇庵集》)“海门”是周汝登的别号。周汝登受学于罗近溪,近溪曾以佛经启教之,据《明儒学案》载:“近溪尝以《法苑珠林》示先生,先生览一二页,欲...

    周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451902.html